首页

在线视频免费国产

时间:2025-05-29 04:48:36 作者: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在清华大学开幕 浏览量:45066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(周昕)“筑光为梦矢志兴邦——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”(以下简称“展览”)开幕式28日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。

5月28日,“筑光为梦矢志兴邦——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”开幕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。(清华大学供图)

  王大珩(1915年-2011年)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“拓荒者”,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工程院院士,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。

  本次展览通过40块图文展板、13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及16个实物展柜,全方位展现王大珩先生的科学人生。展览分为“自强不息求学路”“筚路蓝缕铸光魂”“高瞻远瞩谋国策”“育才铸器光华夏”“白首同心为家国”“风范长留励后人”等板块,生动展现王大珩从清华学府逐梦、英伦深耕光学技术,到回国后在长春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、带领团队研制“八大件”与红宝石激光器等仪器,攻克“两弹一星”关键光学技术,再到1986年牵头提出“863计划”,1992年与其他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建立中国工程院,晚年力主自研大飞机等重大历程。

  展览还同步展出多组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展品,立体呈现王大珩先生的科研历程与精神脉络。从清华求学时期的成绩单,到带领团队熔炼出的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实物,再到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项目推荐信,实物以多元维度,串联起科学家王大珩与中国科技发展同频共振的人生轨迹。

 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介绍,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王大珩科学成就的致敬,更是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传承与弘扬,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以王大珩先生为榜样,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  作为中国光学教育的领航人,王大珩创办长春光机学院(现长春理工大学)等多所高校光学专业,推动光学工程成为一级学科,培养了包括王之江、蒋筑英、姜会林等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。

  “作为王大珩院士的一名学生,我受到老师30年的教诲。如今,作为长春理工大学的一名老教师,我亲笔撰写并宣讲王大珩的光辉业绩,深切怀念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精神。”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长春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说。

  清华大学2023级物理系本科生叶贤梁在参观完展览后表示,自己要以王大珩先生为楷模,保持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,脚踏实地、心无旁骛读好书、做好学问、搞好研究。“王大珩先生用‘光’改变了中国,他的‘光’将永远伴随着我们。”

  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校史馆、档案馆、物理系,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,长春理工大学联合主办。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,将持续至8月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斯诺克世界冠军罗尼·奥沙利文通过优才计划成为香港居民

而谈及未来,王昆还有很多期许,他说,目前的团队中还是以养殖技术人员为主,希望以后能够借助互联网打开自己土蜂蜜的销售渠道。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来自自己家乡的“甜蜜”。(完)

女教师哺乳期被违规调岗解聘案敲响法律警钟

“只有练好口语,才能与当地民众畅快交流,解决他们的迫切需求。”胡宇舟说,在津巴布韦的一年时间,他每天下班后都要抽出2个小时练习英语,就连负责打扫房间的当地管家,都成了他的口语老师。

广西临港产业聚链成势 向海经济活力持续激发

垫紫草矮化自己、贴近地面,以抵御狂风侵袭,叶片上的细毛可以保温、储水,成为昆虫的庇护之地,昆虫则帮它授粉。范毅感慨,“不同物种抱团取暖、相互依存的精神,难道不值得人类学习吗?”

(聚焦博鳌)詹火生:大陆始终是台商台胞最大的机遇所在

梧州11月4日电 (林洁琪)广西梧州市委宣传部4日介绍,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配套活动——2024年梧州·粤港澳大湾区粤曲(折子戏)邀请赛将于11月5日至6日举办,届时来自海内外的名家新秀队伍将参赛。

香港举行晚会迎“雪龙2”号 科考队员上台走秀讲故事

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,山东省属企业2023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.3%,主业投资和“十强”产业投资占比超90%,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占比达22.7%。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周洪文透露,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,山东重点用能省属企业通过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年均节约能源约203万吨标准煤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40万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